本报告由 Tiger Research 撰写,分析了 Plume 的 DeFi 原生真实世界资产 (RWA) 策略、其在美国和亚洲的监管定位,以及整合真实世界比特币以释放可编程资本机会。
要点总结
市场主导地位:Plume 通过专注于收益的 DeFi 原生策略,捕获了 50% 以上的加密领域 RWA 投资者,这与传统金融的成本效率方法形成对比。
监管护城河: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特朗普政府以及亚洲监管机构的直接接触创造了竞争壁垒,同时降低了监管风险。
比特币扩张:通过”可编程资本”策略瞄准 2.18 万亿美元闲置比特币市场,拥有 15 个以上合作伙伴,以释放 BTC 收益机会。
1. RWA 市场已进入主流
关于真实世界资产 (RWA) 的讨论已持续多年,但该市场现已超越概念阶段,进入可衡量的应用阶段。RWA 不再是加密领域内的利基话题;它已成为涉及金融机构和政府的主流议程。

最清晰的信号来自美国政府。自 Paul Atkins 于 2025 年被任命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主席以来,资产代币化已被提升为监管优先事项。Atkins 将证券从链下系统转向链上系统的转变比作音频从模拟黑胶唱片到盒式磁带最终到数字格式的过渡,将其框定为一种必要的范式转变。
这一政策方向已通过’Project Crypto‘项目得以实施,该倡议旨在实现证券监管的现代化,并将美国资本市场过渡到链上环境。该项目强调了政府对大规模支持 RWA 应用的承诺。
市场基础设施方面的势头也清晰可见。在 2025 年 9 月,纳斯达克向 SEC 提交了一项规则变更提案,以实现股票代币化。该框架将保持传统股票与其代币化对应物之间的同等价值和权利,创建一个旨在将代币化整合到现有市场结构中的双重系统。
这些从政府政策到交易所层面实施的举措表明,RWA 不再是局限于加密市场的实验性主题。它正在成为主流金融的核心议程,由 Web2 和 Web3 参与者共同推动并行发展。应用步伐正在加快。
2. Plume 的分布与 DeFi 优先策略
正如早前研究中讨论的,Plume 是一个 DeFi 原生的 RWA 项目,被设计为一个专门用于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的全栈区块链。其策略不仅限于将传统资产数字化;它还将其与加密原生工具相结合,创建了一个专为机构参与 RWA 而设计的混合模型。
例如,Plume 将代币化的美国国债与加密利差基金和收益产品集成,以创建复合资产,例如 $nBASIS。
这些结构同时利用传统证券和加密机制,超越了简单的代币化,扩展到与 DeFi 交叉的服务。例如,$nBASIS 可以用作抵押品,通过像 Morpho 这样的协议进行借贷。
这种方法与 Web2 驱动的模型有着根本的不同。
在接受 Rebank 采访时,Plume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Chris Yin 强调了这种对比。
以代表性的 Web2 案例 Figure 为例,这类公司专注于通过将现有金融产品上链来实现机构采用。它们的起点是链下资产,如房屋净值信贷额度 (HELOC),应用区块链是为了简化传统系统内的发行和生命周期管理。
相比之下,Plume 从 DeFi 原生原则出发。 它并非试图修复传统金融中的低效问题,而是优先考虑加密用户最看重的特性:高收益、快速执行、开放的可访问性,并且在许多情况下,直接接触加密资产本身。
关键区别在于用户动机。正如 Yin 所说:”没有人进入加密领域是为了省钱。人们进来是为了赚钱。 这就是为什么 BTC 存在,以及为什么 meme 币存在——它们代表了试图捕获上行空间和收入的尝试。” 这突显了一个结构性差异:Web2 参与者强调成本效率,而 Web3 项目专注于盈利能力。这种对比与其说是对现有城市的渐进式升级,不如说更像是在火星上规划一个全新的定居点。
3. 监管基础不容忽视
尽管 Plume 是一个 DeFi 原生项目,但 RWA 的性质要求其与 Web2 监管和政策环境进行接触。 Plume 认识到这一约束,并采取了多管齐下的策略来降低监管风险并确保可扩展性。正如早前研究指出的,其努力超出了美国范围,延伸至监管框架快速演变的亚洲。
Plume 采用了”Plumerica”品牌来突显其美国重心。 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将总部设在纽约,并与政策制定者建立了直接渠道。它已与 SEC 的加密工作组会面,甚至与Donald Trump总统讨论了代币化、加密监管以及 RWA 在美国的未来。
此外,Plume 与世界自由金融倡议 (WLFI) 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使其与特朗普家族更广泛的加密议程保持一致。这些步骤超越了游说。它们使 Plume 能够直接影响美国的监管优先事项,从而创造出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结构性优势。
在香港,Plume 通过”Plume Kong”倡议推进其亚洲战略。其核心是与政府拥有的数字技术中心 Web3Labs 和数码港共同开发的桥接计划。该计划旨在吸引高达 1 亿美元的 RWA 资本,并获得高达 100 万美元的激励措施支持。
在此基础上,Plume 已通过 CMBI MMF 和 DigiFT 将亚洲认可的资产(包括瑞银产品)代币化。这表明新加坡和香港监管机构对 Plume 的代币化模型和合规框架的认可。
Plume 的监管定位具有两个战略意义。首先,它主动应对了 RWA 领域最重大的风险——监管不确定性。其次,通过将自身嵌入监管和政策框架内,Plume 创造了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准入壁垒。随着 RWA 市场进入加速增长阶段,这一定位提供了持久的竞争优势。
4. Plume 的主要成就和生态系统扩张
在 2025 年,Plume 在 RWA 领域获得了显著的吸引力。它完成了在主要交易所的上线,包括韩国的 Bithumb 和 Upbit 以及 Binance,扩大了投资者的可及性。
用户采用情况凸显了其规模。RWA 持有者数量从 6 月的 16.7 万增加到 9 月的超过 20 万。比增长率更值得注意的是市场集中度:Plume 占据了所有加密领域 RWA 投资者的 50% 以上,这意味着每两个通过加密投资真实世界资产的人中,就有一个是通过 Plume 进行的。
这种增长的动力可追溯到三个核心因素,首先是通过 Nest 进行的生态系统扩张。
4.1. 通过 Nest 进行扩张
Nest 的总锁仓价值 (TVL) 约为 6000 万美元,通过提供代币化的 RWA 产品,成为 Plume 生态系统的锚点。最初,访问 Nest 产品需要通过其网站直接交互。在 2025 年,与 OKX Wallet、Gate 和 Bitget 等主要钱包的集成简化了用户体验并扩大了覆盖范围。
此外,Plume 是唯一在定序器层级具有反洗钱 (AML) 功能的公链,并且 Nest 的入驻伴随着完整的合规和认证。Nest 是 Plume 上的旗舰质押协议,使用户能够通过真实世界资产获得机构级收益。
这种钱包集成不仅关乎便利性。它使 Plume 能够将产品直接分发给庞大的现有用户群。例如,2025 年 1 月与 OKX Wallet 的联合活动为 Nest 引入了大量新用户。
然而,最具战略意义的合作是与由蚂蚁集团支持的、专注于 RWA 的钱包 TopNod。TopNod 以”重新定义用户在 Web3 中连接真实世界价值的方式”为口号,将 Nest 的覆盖范围扩展到了更大的潜在受众。鉴于蚂蚁集团作为支付宝运营商的角色,此次合作有潜力推动传统加密原生社区之外的大规模采用。
4.2. 通过生态系统扩张加强基础设施
在通过 Nest 扩大用户访问之后,Plume 将重点转向为稳定高效的 RWA 交易构建强大的基础设施。坚实的技术基础对于用户信心和可扩展性至关重要。
一个里程碑是集成了 Circle 的 USDC 稳定币。随着 CCTP V2 的启用,资本可以在连接的生态系统之间无缝流动,使用户能够更快、更低成本地转移 USDC 进行投资。
为了提高支付便利性,Plume 集成了 Holyheld 的 BRRR(区块链对账和汇款记录)协议,增加了 PayFi 功能。BRRR 将区块链网络与传统支付系统连接起来,实现实时全球结算。用户现在可以像使用信用卡一样轻松地消费加密货币,同时获取 RWA 投资收益。
Plume 还与 TRON 合作部署了其专有的 Skylink 协议。Skylink 超越了标准的跨链连接,支持跨多个区块链直接、安全地投资于机构级金融产品。一个关键特性是投资收益率自动直接分配到用户钱包。计划扩展到更多的区块链。
4.3. 通过机构合作确保 RWA 资产
在基础设施发展的同时,Plume 通过与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和代币化专家的合作,优先考虑供应方,以确保可投资的 RWA 资产。
在资产管理方面,Plume 与 WisdomTree、Apollo Global 和 CMBI 等公司合作。Apollo 的信贷基金 ACRDX 于 2025 年 9 月在 Plume 上线,资产规模达 5000 万美元,涵盖公司贷款和房地产支持贷款。
与 CMBI 合作,Plume 通过推出世界上首个获得香港和新加坡监管机构批准的链上货币市场基金,实现了一个里程碑。这代表了区块链在现有金融监管框架内整合的一个标志性案例。
在代币化方面,Plume 与新加坡首家持牌 RWA 交易所 DigiFT 合作,引入了瑞银资产管理公司的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 uMINT。这种合作证明了将受监管的、机构级资产完全上链的可行性。
为了加强机构采用,Plume 还与服务提供商合作。托管公司 Cobo 为其超过 500 家机构客户扩展了对 Plume RWA 产品的安全访问。此外,Plume 在以太坊丹佛会议上与安永 (EY) 接洽,探索传统机构内部采用区块链的途径。
5. 进入下一阶段:Plume 与真实世界比特币
在建立了其 RWAfi 生态系统之后,Plume 的下一个增长动力是进入真实世界比特币 (Real World Bitcoin) 领域。真实世界比特币旨在将比特币从被动的价值存储转变为能够产生收益的”可编程资本”。
其理由很明确。全球约有价值 2.18 万亿美元的比特币处于闲置状态,没有产生回报。Plume 旨在通过将比特币与 RWA 和 DeFi 联系起来,释放这些闲置资本,从而创造收益机会,同时增强区块链安全性。
真实世界比特币与 RWA 的整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特币可以用作抵押品为 RWA 投资融资,允许持有者获取房地产或国债等资产而无需清算其 BTC。
比特币支持的稳定币可以作为 RWA 交易的结算工具,提供超越基于美元系统的透明度和效率。跨链技术进一步扩展了这一点,使 BTC 能够流入跨多个区块链的代币化资产——例如使用比特币抵押投资基于以太坊的房地产代币,或购买 Solana 发行的国债。
Plume 的方法通过其”Bitcoin At Work”合作伙伴系列进行操作,该系列涵盖了质押、再质押、信贷策略、稳定币发行和跨链支付等领域的项目。这些合作使 BTC 持有者能够在不放弃资产托管的情况下产生回报。
Plume 的’真实世界比特币’策略不仅仅是产品扩展。通过将比特币的深层流动性与 RWA 生态系统连接起来,Plume 将自身定位于大幅扩大整体可寻址市场。其在 Web3 领域长期的技术专长使得这种整合方式,是传统金融或纯 RWA 平台难以复制的。
6. 展望:Plume 的战略定位
Web3 RWA 项目的发展轨迹取决于建立独特的市场定位,而不是与传统机构正面竞争。Plume exemplifies 体现了这一原则。其策略植根于保持 Web3 原生视角:不是修复传统金融的低效,而是专注于加密用户最看重的东西——收益、速度和可访问性。重点是创建一个新的生态系统,而不是修改旧的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Plume 系统地管理监管风险。通过直接与美国、香港和韩国的政策制定者接触,它将自身嵌入政策形成过程。鉴于监管不确定性是 RWA 市场最重大的风险,这与其说是游说,不如说是一种生存策略。
因此,Plume 取得了平衡的定位。对于 Web3 用户,它提供盈利能力和流动性。对于机构,它开辟了新的资产类别和投资渠道。这种双重定位之所以可能, precisely 正是因为 Plume 从 Web3 内部开始,而不是试图对传统金融进行改造。
增长前景依然强劲。RWA 市场本身在政府和机构支持下正在加速发展,而 BTCFi 通过调动数万亿美元的闲置比特币资本增加了另一个引擎。Plume 并非仅仅在传统金融或 Web3 内部运作,而是开辟了一个连接两者的新领域。这将其置于全球金融正在进行的范式转变的最前沿,支撑了其持续增长的潜力。
免责声明
本报告部分资金由 Plume 提供。本报告是根据我们认为可靠的材料编写的。但是,我们并不明示或暗示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适用性。对于因使用本报告或其内容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基于编写时可用的信息,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本报告中表达的所有项目、估计、预测、目标、意见和观点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并且可能与其他人或其他组织的意见不同或相反。
本文件仅供参考,不应视为法律、商业、投资或税务建议。任何对证券或数字资产的引用仅供说明之用,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提供投资咨询服务的要约。本材料不针对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
使用条款
Tiger Research 允许对其报告进行合理使用。“合理使用”原则广泛允许出于公共利益目的使用特定内容,只要不损害材料的商业价值。如果使用符合合理使用的目的,则无需事先许可即可使用这些报告。但是,引用 Tiger Research 的报告时,必须 1) 明确注明“Tiger Research”为来源,2) 包含 Tiger Research 徽标(黑色/白色)。如果要重新组织和发布材料,则需要单独协商。未经授权使用报告可能会导致法律诉讼。